2月7日至17日,新春伊始,黃精産業國家創新聯盟理事長斯金平教授帶領聯盟成員組成調研服務組,連續11天行程萬餘裡,深入浙江江山,江西井岡山、安福和銅鼓,湖南新化和鳳凰,貴州遵義和石阡,重慶秀山和石柱,湖北利川,安徽金寨和青陽等縣市,圍繞黃精“新興林糧”發展戰略開展調研服務,傳播黃精文化,指導生産技術,服務鄉村振興。

調研服務組來到習總書記足迹地井岡山神山村、鳳凰菖蒲塘村、遵義花茂村、石柱華溪村、金寨大灣村以及秋收起義策源地銅鼓等地,遵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特别不能忘記老區”,尤其是習總書記在華溪村手捧黃精說“這個産業選準了,就把它發展好”的指示,根據具體實際分别提出了黃桃果園套種黃精複合經營增收、石漠化山地種植常綠的大葉滇黃精實現經濟生态雙提升、公益林與國儲林林下生态種植黃精等适宜的發展模式,幫助理順了發展黃精思路,增加了當地鄉村振興的路徑。

所到之處座談會上,斯金平教授講解“黃精以食養生、以食療病、以藥治病都大有可為,而以食養生可能更有作為”,從黃精的古代文獻功用到健康中國的現實需求,從黃精外在植物形态到基因分子進化分析,從黃精不含澱粉的多糖成分到機理前景,從黃精具有“森林四庫”“大食物觀”重要作用對糧食安全意義,全面而通俗易懂地科普了黃精的知識與文化,非常有效提升了大家對黃精的認識。

在山間地頭和廠房車間等生産一線,調研服務組現場查看黃精育苗、種植和加工生産情況,詳細與一線生産者交流,釋疑答惑,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适宜品種選擇、組培加容器培育優質種苗、林分選擇、合理密度、生物質材料覆蓋防草保濕、控制根腐病與鏽病、黃精發酵産品開發等技術措施建議,得到企業、種植戶的高度贊譽。
此次調研,以黃精兼顧營養和功效的林糧健康食品定位進行破題,從資源現狀、大健康産業發展需求及主要措施和配套政策建議等方面進行深入實地探讨,同時開展指導服務,解決了許多生産技術難題,對于黃精産業及林糧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黃精産業創新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