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bv伟德官方网站第10期“笃行求真”學術沙龍在學9-211舉行。受我院吳學謙教授邀請,國家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中心國際分中心主任、日本國北日本制藥株式會社社長西村一郎和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真實世界研究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原中國中藥協會中藥保護與創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李林作學術報告。副院長邵清松及中藥學科教師、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參加了活動。學術報告由吳學謙主持。

西村一郎為師生作了題為《日本“賣藥郎“”配置(家庭)藥”對漢方制劑特征形成的作用及中藥制劑開發對策》的學術報告。報告詳細講解了漢方藥由中國傳播到日本的曆史、“賣藥郎”家庭配制藥的由來與“先用後利”模式發展經曆,介紹了日本漢方藥的生産工藝、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和藥物監督管理制度,也催生了其批量化、規模化、産業化、商業化模式的誕生,構建了以臨床(受訪對象的人群、患者)為導向的價值取向,鑄就了“以藥效為天”的奉行理念,打造了質精量少的制劑工藝技術,成就了長期有效的漢方藥制造與質量控制體系。日本漢方藥對中國中藥制劑的開發具有啟示意義。

李林對我國中藥品種保護新條例與中藥監管新政進行了解讀,帶領大家了解新條例在篇幅、結構以及宗旨上的變化,并對産生這些變化的原因和如何面對這些變化進行了深度解析;對藥監新動向進行了詳解,重點闡述了藥品科學監管的以患者為中心;提出注冊專規為新藥研發推開了機遇之門,“三結合”中藥注冊審評證據體系為新藥的研發提供了廣闊的思路。
吳學謙對兩位專家的學術報告進行了總結和收獲分享,希望與兩位專家共同攜手開展浙産特色藥材中藥制劑開發、中藥保護和真實世界研究探索,共同助力浙産特色藥材中藥制劑制造和産業化應用。
(中藥學科 文/王思瑩 圖/江志彥)